藻类在水产养殖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提供幼苗饵料,增加水体溶氧量,净化水质等,这一点与化学增氧改底产品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固体过氧化氢,过氧化钙等类似。藻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维持藻类多样性,防止出现一藻独大”、促使养殖水体中藻类连续稳定,既不能疯生疯长,又不能缺失断档,维护水体中藻类的生态功能正常运行。要达到上述藻类管理的目标,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基本
1,避免形成藻类营养限制
在藻类有可能出现营养限制之前,要及时地为藻类提供所需营养。夏秋高温季节,正是藻类旺盛生长的时期。在晴朗天气的中午时分,藻类光合作用强烈,增殖迅猛,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而由于水温造成的水体上下分层现象, 致使下底层沉积的营养物质无法补充到上表层,此时就会造成局部的营养物质缺乏,导致上表水层的藻类出现营养限制,老化而大量死亡。所以,在晴朗天气的中午时分,当藻类有可能出现营养限制之前,采取措施,打破水体上下分层,促进上下水体交流,促使底泥再悬浮营养再释放,使沉积在下底层的营养物质及时补充到上表层,打破藻类的营养限制,这是藻类管理科学的、非常有效的措施。
2,避免藻类的疯生疯长
避免藻类泛滥,科学、正确的应对措施就是维持藻类生长与被牧食消费之间的平衡。食物链(网)中藻类下游有原生动物、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幼虫、底栖动物等,以及滤食性鱼类。这些牧食藻类的链节中,原生动物、浮游动物等也是水中自然而生的生物,而滤食性鱼类是人为放养的,目的就是调节藻类生长与被牧食消费之间的平衡。而在实际生产中,频繁向池塘泼洒杀虫剂,杀灭原生动物和浮游动物等,致使食物链(网)链节缺失中断,牧食藻类的环节缺失中断,直接导致藻类泛滥成灾,引发池塘水体生态系统紊乱造成灾难。至于搭配放养一些滤食鱼类来调节藻类与原生动物、浮游动物的生物量这一管理环节,也远远没有做到合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