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特别是含氯消毒剂等对池塘生态系统有较大副作用,在水产消毒杀菌中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是近些年比较常用的水质改良剂。抗生素更是要谨慎使用,发展绿色,环保,可循环的新型水产养殖是以后的发展趋势。那么,消毒剂、抗生素对池塘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哪些呢?我们简单探讨一下。
1,坚持定期消毒杀菌,只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及其自净能力
池塘养殖病害防控,一直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强调坚持定期消毒杀菌。实践中,有坚持每10天消毒杀菌一次的,也有每半月消毒杀菌一次的。消毒杀菌的药物有各种各类的水体消毒剂,也有抗生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全池泼洒到水体,不仅杀灭细菌,还能杀灭藻类。所以,“定期消毒杀菌”这项病害防控措施,只会 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及其自净能力,破坏池塘的 天然生产力。
2,杀菌后再补菌培菌就能修复被破坏了的水体生态系统吗?
那么,泼洒水体消毒剂及抗生素类药物之后,再泼洒微生态制剂或各种各样活菌素(液)进行补菌、培菌,能 修复被破坏了的水体生态系统吗?池塘水体的微生物大多数是共生的,很少能够单独生存生长的,其担负的生态功能都是协作分工完成的。微生物生态的建立与完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般来说,一个相对完善的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建立至少需要三个月。
综上所述,杀菌消毒后再进行补菌、培菌,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可能会有一点作用,但指望短时间完全恢复其生态系统是不可能的。另外,池塘中生长的微生物, 是根据池塘生态条件、所投饲料成分、溶氧状况以及温度、盐度、pH等因素自然选择的,“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是池塘微生物的生存法则,人为加入微生物不一定能适应池塘的环境!